打印

[架空历史] 兵临天下【作者:高月】(全书完)

0
  第799章 神秘来客

  杨添回到了骡马店,时间已经到了亥时,南市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绝大部分店铺的灯也灭了,南市内一片漆黑,杨添砰砰敲打店门,半晌门才打开,是他的手下张驴儿,杨添怒道:“为何迟迟不开门?”

  杨添并不知张驴儿的特殊身份,张驴儿在他面前也保持足够的低调和谦卑,张驴儿连忙道:“首领莫生气,大家都以为是官兵来查店,因为店里来了特殊客人,大家正忙着隐藏。”

  杨添一怔,“来了什么客人?”

  “是一个带面巾的中年男人,卑职没见他的脸,但听口音是邺都那边人,而且此人持有丕公子金牌。”

  杨添心中大吃一惊,急问道:“是什么时候来的?”

  “就在首领刚走没有多久”

  不等张驴儿说我,杨添一把推开他,心急火燎地向内院走去,走到内院一间隐蔽的房间前,门前两名手下低声道:“贵客在里面。”

  “我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杨添推门进了房间,只见房间里背对着他站着一名男子,身材中等偏瘦,身着宽袖儒袍,头戴远行冠,正负手注视着墙上的地图,杨添连忙上前跪下行拜礼,“卑职参见尚书令!”

  男子转身,只见他容貌清秀,颌下留一缕长须,却是魏国尚书令华歆,华歆位高权重,又是曹丕的心腹,他此番来成都,而且是奉曹丕之令私下前来,自然是非同小可。

  华歆总是笑容满面,待人亲切,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实际上心黑手狠,得罪他的人没有一个好下场,所以背后人们又称他为‘笑面虎’。

  华歆仔细看了一眼杨添,才笑眯眯上前将他扶起,“杨使君也是御史中丞了,不要再行此卑礼。”

  杨添总是忘记自己已是御史中丞,他对这个身份很不习惯,他苦笑一声道:“卑职只是挂个虚名罢了。”

  华歆笑着摇摇头,“未必是虚名!”

  这句话令杨添心中怦地一跳,这是何意,难道自己要被提拔了吗?他连忙小心翼翼问道:“这话怎么说,华公能否明示?”

  华歆一笑,却岔开了话题,“我来时,都是杨使君出去了,不知去了哪里?”

  “卑职去和汉王幕僚林进见面,从他那里得到了木牛的制造图纸。”

  杨添从怀中摸出图纸,呈给了华歆,华歆一把接过图纸,打开看了看,按耐不住内心的兴奋道:“魏公思木牛久矣,长公子只恨无法替魏公分忧,有此图纸,长公子必得魏公盛赞,杨使君大功一件啊!”

  说着,他却将图纸放进自己的随身皮囊中,华歆又想起什么,抬头问道:“图纸之事,还有谁知晓?”

  杨添不敢说实话,连忙摇头道:“除卑职之外,再无旁人知晓。”

  “好!这件事切不可再传出去,现在只有你我二人知道此图纸,我自会在长公子面前表你大功。”

  “多谢华公提携!”

  这时,华歆又笑眯了眼问道:“我这次前来,是秘密来此,我今晚就要见汉王殿下,你能否替我安排一下?”

  杨添犹豫一下说:“现在已是亥时了,能否等明天一早”

  “不行!”

  华歆断然拒绝,“我见了汉王后,就要连夜赶回邺都,若让魏公知晓我来成都,后果不堪设想,你务必今晚替我安排一下。”

  停了一下,华歆又缓和了语气道:“我刚才说你的御史中丞未必是虚名,是长公子亲口所言,只要你把这件事办好,长公子就会调你回去掌握实权,杨使君,这可是御史中丞啊!”

  杨添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躬身道:“那卑职就从林进那里想想办法,请华公随我来!”

  夜已深了,刘璟正在房中用烫水洗脚,准备就寝,今晚他和小妾包娘睡,包娘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期待,作为小妾,和丈夫同房的时间不多,一个月最多只有两三次,今天是刘璟回来后,第二次和她同房,她打扮得格外美貌,也尽心地伺候丈夫,她坐在席上,将刘璟的脚放入自己怀中,小心地用刀替他削掉长在脚拇指上的老茧头。

  刘璟半躺在软榻上,轻轻抚摸她圆润饱满的脸颊,刘璟格外喜欢她圆圆的脸蛋,光滑细腻,吹弹可破,倒不像包子,而象又红又脆的苹果。

  包娘略带一点羞意,也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呼吸也忍不住有点急促起来,刘璟见状笑道:“我们睡吧!明天再削老茧。”

  “是!”

  包娘放下刀,又替他洗脚,这时,门外有侍女禀报:“启禀老爷,前院管家传来消息,说林先生有紧急之事求见。”

  刘璟一怔,林进会有什么急事?但这么晚林进来找,必然是有急事,他便吩咐道:“在外书房稍候,我马上就来。”

  刘璟穿了鞋笑道:“不知出了什么事,我去看看。”

  包娘一声不吭,默默替他穿上鞋袜,又替他披上外袍,刘璟见她眼中有幽怨之色,便在她耳边笑道:“去榻上乖乖躺着,等我回来。”

  包娘的脸蓦地通红,害羞地点点头,刘璟笑了起来,拍拍她的圆脸,快步向前院而去,包娘望着丈夫走远,想着今晚的期待,她心中一阵怦怦乱跳,连忙吩咐院子侍女道:“再去打一盆热水来。”

  ..........

  虽然刘璟吩咐将林进带至外书房等候,但因为不止林进一人,管家便将他们带到了贵客堂,堂上灯火通明,林进在堂前来回踱步,不时探头向院中望去。

  而华歆则心事重重地坐在席上,一边喝茶,一边想着心事,他这次出使肩负重要使命,曹植一派明显是想借助汉国力量提升他的影响力,一旦成功,将抵消他从前两次出使失败的不利,对曹植入主世子之位有着重要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种局面,曹丕不可能坐以待毙,华歆的秘密来访,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这次华歆来成都确实是极为机密,他是借口巡视并州才趁机赶来成都,时间非常紧迫,一旦被曹植知晓,告诉了曹操,对曹丕会有毁灭性的打击,但为了挽回董昭出使对曹丕带来的不利影响,华歆此次来成都又势在必行。

  这时,院子里传来脚步声,这是刘璟来了,林进连忙迎了上去,对刘璟低语几句,刘璟也有些惊讶,华歆居然来了,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不过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大堂上华歆也站起身,他隐隐听见林进在解释,“卑职也不知他们怎么会找到我,卑职也很惊讶,要不卑职在堂下等候。”

  “不用了,你回去吧!这里没你的事了。”

  “是!卑职告退。”

  华歆这才意识到,林进位卑职小,找他来引荐,似乎不太合乎情理,但此时他也顾不上这么多,连忙迎了上去,正好看见刘璟从台阶下走来,华歆慌忙行礼,“微臣参见汉王殿下,深夜打扰殿下休息,微臣不胜惶恐。”

  刘璟微微一笑,“华公既然来了,就不用说这些客气话,请吧!”

  刘璟和蔼的态度令华歆心中稍稍一松,跟着刘璟走进了大堂,“华公请坐吧!”刘璟请华歆坐下,又命侍女换茶。

  两人分宾主落座,刘璟笑道:“确实没有想到华公会亲自来成都,也由此可见丕公子的诚意。”

  双方都是明白人,只是华歆没想到刘璟会如此坦率,这让他心中又是紧张,又是期待,他连忙欠身说:“如果不是不方便,丕公子甚至想亲自来拜访汉王殿下。”

  刘璟呵呵一笑,“会有机会的,我已四次会见魏公,相信一定会和丕公子见面,我也很期待。”

  这时,侍女送茶进来,刘璟略略喝了一口热茶,又问道:“不知伏皇后现在如何?”

  华歆着实没有想到刘璟会问自己伏皇后之事,说明他对邺都伏完事件了如指掌,知道是自己一手操作,华歆的心中开始紧张起来,他早就听闻曹操之所以没有杀伏皇后,是因为和刘璟达成了条件,今天刘璟一见面就问自己伏皇后之事,这明显是一种警告,华歆心中的紧张变成了不安,万一刘璟将来真的夺取天下,自己岂不是会栽在伏皇后这件事上。

  “回禀殿下,伏皇后现在在许都,微臣也很久没有她的消息了。”

  刘璟锐利的目光刺向华歆,冷冷道:“伏皇后之事,自有公道在人心,我只希望华公能有始有终,照顾好伏皇后,这对你的将来至关重要。”

  华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小声道:“微臣一定会尽力而为,不!不!一定会照顾好伏皇后。”

  “很好!”

  刘璟的笑容又和蔼起来,“既然华公已经明确表态,我就不谈此事了,说说丕公子吧!这次华公特地赶来成都,可带了什么消息?”

  华歆的怀中就有一封曹丕的亲笔信,但曹丕在他临行前再三嘱咐,不到迫不得已,不能把亲笔信交给刘璟,以免成为自己的把柄,华歆来到成都,便感觉各种气氛微妙,他也意识到,这封信确实不能拿出来,还是由自己口述较好。

  “回禀殿下,丕公子希望能和殿下合作,实现双方共赢。”

  “合作?”刘璟笑问道:“怎么一个合作法,又有什么样的共赢呢?恕我愚钝,无法理解华公在说什么?”

  “这”华歆有些迟疑,有些话是不能说得太明白,他希望刘璟能意会,但刘璟的态度又似乎变得含糊起来,让他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这时,刘璟喝了一口茶,又淡淡道:“我相信华公此来成都是冒了极大的风险,既然华公都能亲自到来,为何说话却又含含糊糊?”

  刘璟指指自己,又指了指华歆,意味深长道:“现在堂上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为何不能敞开说呢?把话说白说透,对你我都有好处。”

TOP

0
  第800章 隔空相斗

  华歆足足愣了半晌,他直到此时才明白自己走错了路,他一路而来都在考虑如何含蓄表达曹丕的意思,如果巧妙地达成双方的默契,又不至于说得太白,使刘璟难以下台阶,他主要是考虑要给刘璟足够的面子。

  却万万没有想到,刘璟竟然会如此直白,要双方坦率而谈,把话说白说透,一点不需要高层间的含蓄交流,这让华歆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但华歆也是一个极擅于见风使舵之人,他只呆愣了片刻便反应过来,开始迅速调整状态,沉吟一下道:“既然殿下要求坦率而谈,那就恕微臣无礼了,简而言之,丕公子是希望殿下能支持他继承魏公。”

  刘璟笑了起来,“我现在才看见华公的诚意,才知道华公为何深夜来访?”

  刘璟起身在大堂上负手走了几步,又回头道:“相信华公也明白董昭出使的真正目的吧!”

  “我当然知道,就是因为植公子两次出使失败,对他的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才要急于弥补这方面的欠缺,一旦董昭出访成功,会对植公子的声誉带来极大好处,在魏公考虑世子的关键时刻,恐怕董昭之行会对魏公的决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刘璟摇了摇头,“其实没有那么严重,是丕公子太紧张了,把董昭之行看得太重,毕竟这不是植公子亲自出使,就算董昭是他的人,他又怎么能公然将董昭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就算是魏公也不能做得这么明显,要知道董昭可是魏国的御史大夫,他出使也是奉魏国之令,而不是曹植的私人幕僚,不是奉曹植之令出使,我觉得丕公子与其关心董昭出使,倒不如关心杨训秘密来成都。”

  “杨训?”

  华歆一下子愣住了,他紧皱眉头半晌才想起杨训是何人,不就是杨彪的侄子吗?他来成都做什么?华歆极为精明,他一下子便猜到了杨训来成都极可能和曹植有关。

  华歆迟疑一下问道:“殿下的意思是说,杨训才是植公子秘密派遣的使者吗?”

  刘璟点了点头,“杨训既是植公子的使者,来调查赵亭被抓的真相,同时也是杨彪的使者,给我送来一封杨彪的亲笔信,华公觉得这两者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华歆心中十分紧张,他当然明白刘璟的意思,就是说杨彪和曹植之间有关系,难道杨彪转而支持曹植了吗?杨彪可是北方士族的领袖,如果北方士族转而支持曹植,问题就严重了。

  刘璟从怀中取出杨彪的信,递给华歆,“华公不想看一看杨彪说了什么吗?”

  华歆迟疑着接过信,他心中乱成一团,刘璟怎么会把杨彪的信给自己,这不等于就是出卖杨彪吗?

  他打开信匆匆看了一遍,果然是杨彪的亲笔信,不出所料,杨彪在信中明确请求刘璟支持曹植,这使华歆后背感到一阵阵寒意,他意识到自己方向确实错了,与其关注董昭,不如警惕杨彪。

  “殿下答应杨彪请求了吗?”华歆试探着问道。

  刘璟深深注视他一眼,笑着反问道:“你说呢?”

  华歆暗骂自己愚笨,若刘璟答应和杨彪合作,又怎么会把杨彪的信给自己看,他将信还给刘璟,苦笑道:“不瞒殿下,现在我心乱如麻,不知该说什么,请殿下能否明示,殿下愿意和丕公子合作吗?”

  “我现在不就是在与丕公子合作吗?”

  华歆恍然大悟,起身深深行一礼,“殿下的深意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会转告丕公子,全力与殿下合作。”

  刘璟笑了笑,随即令道:“来人!”

  几名侍卫匆匆从堂外走入,刘璟指了指华歆,吩咐他们道:“现在城门已关,你们可拿我金牌将这位先生送出城,不准任何人盘问。”

  “遵令!”几名侍卫接过金牌匆匆下去了。

  华歆感激地施礼道:“多谢殿下以诚相待,微臣告辞!”

  “华公,可别忘记我对你的重托。”

  华歆知道刘璟指的是伏皇后,他连忙道:“请殿下放心,微臣会竭心尽力,保她安全。”

  刘璟点点头,“去吧!”

  华歆告辞下堂,跟着侍卫匆匆离去,刘璟负手望着华歆走远,他一直在考虑如何收拾杨彪,老天知他心,便将华歆及时送来了

  次日一早,司马懿亲自来到贵宾馆,将曹操使者董昭迎入了汉国府,汉王刘璟特地在汉国府勤政殿接见董昭,五位尚书、侍中尹黙,连同军师贾诩,众人陪同刘璟的接见,这是刘璟封汉王以来,第一次以汉王身份接见外藩使者。

  由于董昭是魏国使臣,而不是朝廷使者,所以按照礼仪对等原则,董昭享受不到朝廷使者的礼遇和特权,那就是汉王必须要亲自到广场上迎接天子使者,而董昭却是进殿去觐见汉王。

  事实上,作为大汉朝廷下的王国,拥有勤政殿这样的称呼本身是一种僭越,不过汉朝已衰败,这种僭越在各地诸侯中早已比比皆是,在成都的汉国府还比较低调,刘焉父子有心无胆,宫殿的规模都修建得很小。

  而在长安,贾诩修葺未央宫使却是肆无忌惮,竟修复了代表皇家礼制最高等级的建筑—明堂辟雍,这是连邺都和许都都没有的天子建筑。

  侍御史费祎引领董昭快步走过广场,向大殿台阶上走去,台阶两边站着两百名金甲侍卫,手执兵器,威风凛凛,这时有侍卫高喝:“汉王有令,召魏国之使觐见!”

  “请进吧!”费祎低声提醒董昭,董昭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进了大殿。

  勤政殿确实不大,最多只能容纳百人,也不是金碧辉煌,格调灰暗,显得庄重肃穆,七名重臣分坐两面,正面则是汉王位,没有象天子一样高高在上,而是和大臣们平位而坐,除了名字略有僭越外,其他都符合王国身份。

  由于汉王在坐,董昭只能跪下行一拜礼,“魏公使臣董昭拜见汉王殿下!”

  刘璟身着绣有麒麟的王服,头戴平顶冠,他摆手笑道:“董大夫免礼,请就坐!”

  董昭起身,向东面而坐,又躬身道:“魏公请微臣转达他对汉王殿下的敬意。”

  他又看了看堂中神情严肃的其他六名重臣,微微欠身道:“魏公也向平章台各位重臣问候。”

  “魏公身体可好?”

  刘璟的笑容打破了殿堂上沉闷的气氛,“几个月前在江东相会时,他说最近两年身体欠佳,大多时候在生病,现在春暖花开,他的身体有起色了吗?”

  董昭连忙答道:“回禀殿下,魏公是因为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故而多病,现在邺都静养,感谢殿下的关心。”

  刘璟叹息一声说:“魏公今年六十有一了吧!年过花甲,却世子未立,丕植朝内争端,彰公子拥兵幽州,这样拖下去,是魏国取乱之道也,袁本初之乱,难道魏公也要重蹈覆辙吗?”

  董昭半晌哑口无言,他不明白刘璟为何会说这番话,虽是关心语气,但内容却显得很无礼,他心中着实不快,克制住情绪问道:“家家都有烦心事,魏公家事,我想魏公会妥善解决,就不知殿下为何要过问此事?”

  “三子争嗣,事关天下稳定,事关百万黎民福祉,可不是家事啊!就像董御史出使汉国,不就是植公子极力举荐吗?”

  董昭脸色微变,刘璟说得太直接了,当着七名重臣的面说这种话,无疑是给他重重一记耳光,他刚要忍不住发作,可看见刘璟笑眯眯的目光,董昭顿时醒悟,自己是有求而来,可不能随性子翻脸,而且刘璟明显是故意激怒自己。

  董昭沉默片刻道:“殿下想得太多了,微臣是奉魏国之令前来与汉国和谈,和植公子无关。”

  “哦!不知魏公想与我和谈什么?”

  “是关于汉国水军在巢湖中驻扎一事,严重威胁到合肥的安危,魏公希望殿下能撤销巢湖水寨,两军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刘璟目视司马懿,司马懿会意,便冷冷道:“董公此言诧异,巢湖属于庐江郡,而江东已将庐江郡正式划给荆州,我们在自己的郡内驻兵不是天经地义吗?而且曹军在合肥屯兵五万,威胁庐江郡安全,应该是我们要求曹军撤兵,现在怎么反过来,你们倒要求汉军撤兵,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董昭心中忿然,反驳道:“濡须水是属于庐江郡不假,但巢湖却有一半属于淮南郡,而你们在姥山岛扎下水寨,就已经越界,直接威胁到合肥城”

  不等董昭说完,刘璟便摆摆手笑道:“原来董大夫是来指责汉军越界驻兵,这个是我们不察,这样吧!我立刻下令,命水军撤回到庐江郡一侧,平息两家争端,如何?”

  董昭着实感到尴尬,他处处被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他只得忍住气向刘璟道歉:“刚才是我说话不当,我向汉王殿下道歉,希望殿下谅解。”

  大殿中人都会心的笑了起来,徐庶为人正直,不忍心再捉弄董昭,他坦率地说道:“董大夫此次出使成都,是否是为了平息合肥战争隐患而来?”

  董昭感激地看了徐庶一眼,点点头道:“徐尚书说得很对,汉国大军压境,可魏公不想再爆发合肥之战,涂炭民生,特命我出使贵国,希望能增加彼此互信,不要再爆发战争。”

  司马懿摇了摇头,“董公此言不妥,我们屯重兵于巢湖和皖县,其实不是为了进攻合肥,而是害怕合肥曹军进攻庐江,不得已而为之,如果魏公真是为了两家罢兵,那么也应该同样削减合肥驻军,两家兵力对等,各驻兵一万,这样就打不起来了,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TOP

0
  第801章 无法回避

  在董昭出使之前,曹操便和众谋士进行了仔细的商议,刘晔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停战的关键在于撤军,汉军威胁合肥的同时,合肥也在威胁荆州庐江郡,如果只单单要求汉军撤军显然不现实,汉军必然也会提出要求曹军对等撤军。

  刘晔的疑虑赢得了众人的共识,而且曹军撤军也比较容易,直接将军队撤到寿春或者谯郡都可以,大家为此商议了几套方案,今天果不其然,司马懿明确提出了若停战,曹军也必须要从合肥撤军。

  董昭点点头道:“我能理解贵军的对等要求,为表示诚意,我们也愿意从合肥撤军,减轻对庐江郡的压力。”

  说完,他满含期待地望着刘璟,刘璟淡淡笑道:“我也不瞒董大夫,合肥战役是我筹谋已久的计划,为此我们调拨钱粮,组织民夫,劳师费力,我不明白魏公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计划,居然跑来要求我们停止战争,当然,这不是不可以,这叫求和,但既然是求和,就要付出代价,拿出补偿,没有任何条件的求和是不存在的,我相信董大夫也明白。”

  刘璟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不是不同意曹操来求和,但要求曹操付出代价,只有在满足了补偿条件的前提下,双方才会讨论具体停战撤军的方案,而不是董昭提出来停战,双方都撤军了事,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董昭心中叹息一声,他当然知道刘璟不会轻易答应停战,可是条件太苛刻,恐怕魏公也无法接受,他便小心翼翼问道:“不知汉王殿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双方才能停战?”

  刘璟微微一笑,“这个问题,让司马尚书回答你吧!”

  董昭的目光又向司马懿望去,司马懿不慌不忙道:“我们要求并不高,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补偿条件,停战期间,曹军每个月向汉军补偿一万石粮食,第二是附加条件,魏公必须承诺,不准再以任何形式干涉江东政局,只要贵方能答应这两个条件,我们就暂停攻打合肥的计划,然后再坐下来商议撤军的具体方案。”

  董昭低头沉思不语,坦率地说,对方提出的这两个条件并不高,每月一万石粮食,如果停战五年,那就是六十万石粮食,但不可能停战五年,停战一年就不错了,魏公也只是想争取时间备战。

  至于第二个条件,不准干涉江东政局,看似条件很高,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意义,自从战船及水军被摧毁后,曹军已经无力干涉江东政局,最多派人秘密出使江东各方,比如陈矫现在就在会稽郡,但作用不大,对方居然提出这么一个无关痛痒的条件,令董昭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刘璟不知道曹军对江东影响力其实已经很小了吗?不可能不知道,那为什么还要提这样一个无关痛痒的条件呢?

  这一刻,董昭忽然有一种明悟,汉军其实并不准备打合肥战役,就算他不出使,合肥战役也不会在近期爆发,所有的这一切,刘璟不过是在摆个姿态而已。

  悟通这一点,董昭的心中顿时变得轻松起来,作为全权使者,他完全可以答应对付提出的两个条件,想到这,董昭毅然道:“为表示魏国的诚意,司马尚书提出的两个条件,我可以代表魏公接受。”

  刘璟点点头笑道,“既然双方协商撤军的障碍已经扫除,那么我们就可以坐下来,具体商讨怎么撤军,撤军距离和人数等等,我会任命司马尚书为全权代表和董大夫谈判,希望能够尽快达成共识。”

  会见结束,刘璟回到了自己的官房,脱去礼仪王袍,换了一身轻松宽大的常服,他又对侍卫道:“去把军师请来!”

  “不用去请了!”

  门口传来贾诩的笑声,“我这个不速之客已不请自到。”

  “军师请进!”

  刘璟连忙将贾诩请进来,两人在房中坐下,侍卫给他们上了茶,贾诩笑道:“董昭似乎已经明白了汉王的真实意图,我看得出他最后恍然悟通的神态。”

  刘璟冷笑一声,“董昭是曹操的重要谋士,他若连这点暗示都看不出,那他这个谋士就当得不合格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局中人,董昭未必能看透,不过他确实不错,居然醒悟了,不愧是曹操的重要谋主。”

  两人喝了口茶,这时贾诩又笑道:“殿下下一步是要插手丕植之争吗?”

  刘璟点了点头,“确切说不光是丕植之争,如果有可能,我还想把曹彰也拉进来,把水搅浑,军师还不知道吧!昨晚华歆来秘密见我。”

  贾诩一怔,随即呵呵笑了起来,“看来曹丕也耐不住了,这兄弟二人争位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刘璟沉吟一下又道:“其实我要找军师过来,并不是为丕植争位之事,而是想和军师商量一下收复河朔,解除羌胡对关中的威胁,这对我们迁都长安意义重大,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暂停合肥战役。”

  贾诩点点头道:“微臣明白汉王殿下的忧虑,确实,关中以北几乎都是胡人天下,这对我们迁都长安很不利,必须要先解决胡人问题。”

  “我就不明白,关内及河朔的局势怎么会失控,几乎都被胡人侵占?”刘璟眉头一皱问道。

  “此事说起来话长,只能简单说说,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东胡鲜卑人在漠北渐渐崛起,击败了北匈奴,又在草原发动了一连串的征服战役,在鲜卑的威胁下,乌桓人、南匈奴人,还有羯人只得大举南下,逐渐蚕食河朔、关内及并州北部等汉人地盘,朝廷又无能为力,结果造成了北方流民大迁徙,一连数十年,对中原政局影响巨大,比如黄巾之乱,不就是朝廷难以安置这些流民,最后引发造反吗?这也是中原诸侯割据的根源啊!”

  北方流民迁移数十年之事,刘璟深有体会,他又问道:“不仅仅是羌氐人吗?”

  “不仅是羌氐人,羌人氐人也有,还有乌桓、匈奴、羯等胡族,河套地区还有鲜卑人,所以称为羌胡并不是准确,应该称为杂胡,人数有近百万之众,殿下,可不是那么容易击败它们,连曹操也是采用了怀柔安抚手段,册封他们为各地校尉,实际上就是承认他们自立。”

  刘璟默默点了点头,他知道杂胡南下对于中原王朝的影响极其深远,不仅造成汉人流民大迁徙,引发黄巾之乱,最终导致汉朝灭亡。

  而且在百年后也是这些盘踞在北方的杂胡大举入侵中原,引发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掀开了中世纪最黑暗的一幕,百年涂炭,汉人几乎被屠杀灭绝。

  刘璟负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视着天空,白云蓝天,湛蓝得象一块纯净的宝石,半晌,刘璟才淡然道:“我知道不容易,但有些事情必须要做,我们无法回避。”

  ...........

  入夜,刘璟半躺在榻上,双手枕在脑后,目光出神地注视着屋顶,在思考着什么,这时,陶湛坐在他身边,伸手摸了摸他额头,眼中充满了关切,柔声问他道:“怎么了,不舒服吗?”

  刘璟伸手捉住妻子的手,笑道:“你已多久没有离开家了?”

  “我也不知有多久了,几个月前我去过一次都江堰。”

  陶湛笑了笑,又好奇地问道:“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准备带全家出游,我们去一趟关中,在长安附近游玩一两个月,怎么样?”

  陶湛是何等聪慧的女子,一下子便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丈夫想去关中,可是不愿丢下家人,她温柔地笑了笑道:“你想去就去吧!这是公事,不用考虑我们的感受。”

  刘璟紧握住妻子的手道:“这一次只是视察,不是去打仗,我准备把子龙的妻儿也带上,让他们全家能团聚,所以我想趁这个机会,把你们也一起带去,正好是春天,出去散散心吧!”

  陶湛的眼睛亮了起来,笑逐颜开道:“我们当然愿意出去散心,我想孩子们也会很开心,难得你这么有心,这个人情我决定接受了。”

  刘璟心中畅快,他顺势搂住妻子的腰肢,将她压在自己身上,吻了吻她的唇笑道:“十天后出发,明天就开始收拾。”

  “十天后就出发!”

  陶湛面有忧色道:“想想要带多少东西啊!各种日常用具,衣物、药品,孩子们的东西,还有侍女和乳娘的物品,还有书籍,路上用的被褥,还有我们习惯吃的干粮,珠儿养的花猫,尚香的铁锤”

  “等等!”刘璟打断妻子清单,疑惑地问道:“尚香的铁锤是什么?”

  陶湛忍不住笑了起来,“就是尚香养的一条猎犬,去年赵夫人家猎犬生了一窝小猎犬,她送了一条给我们,尚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把它领走,长得又黑又壮,尚香就叫它铁锤。”

  “可是我怎么没有看见过?”

  “你白天又不去尚香那里,晚上嫌它叫得凶,就养在马厩里,尚香又怕你不喜欢她养狗,就让我们别告诉你。”

  刘璟一翻身将陶湛压在身下,佯作生气道:“你老实交代,家里还有什么事瞒着我?”

  “瞧你说的,好像我们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家里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你是汉王殿下,心怀社稷,望眼天下,要知道家中的琐事做什么?再说,最近你怎么不去看看小乔,我倒觉得有点奇怪了。”

  刘璟的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翻身又躺在陶湛身旁,没精打采道:“她有尚香照顾,好好的,我关心她做什么?”

  “你真不关心么?”陶湛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你说老实话,她如果现在要回江东,你让她回去吗?”

  “腿长她身上,我拦得住吗?”

  刘璟心里已经明白了,应该是那个侍女把那天湖边发生的事偷偷告诉了陶湛,他心中有些不悦,自己连找个女人都不允许吗?上次蔡少妤之事她坚决反对,算她有道理也就罢了,可这次小乔之事她似乎又要反对,当自己是什么人了?

  刘璟心中恼火,索性侧过身睡觉,不再理睬陶湛,陶湛叹口气道:“她确实美若天仙,一般人委实难以抗拒,你若想纳她,我也不反对,只是我担心你娶她会影响到你和江东关系。”

  刘璟并不担心会影响和江东的关系,他压根就没有把江东放在心上,他只是怕影响到大乔,他着实喜欢大乔,和大乔在一起的两天两夜令他刻骨铭心,至今难忘。

  刘璟也长长叹息一声道:“顺其自然吧!”

TOP

0
  第802章 启程北上

  十天后,出发去长安的日子来临,汉王府前一早便忙碌起来,数十辆满载着物资的马车在府门前排了长长一队,陶湛自有她的考虑,因为今年秋天将迁都长安,与其到时忙碌混乱,不如索性就利用这次去长安的机会,将一部分物品先搬过去。府中所有人的都在收拾最后的随身物品,每个人都异常忙碌,王府上下都显得一片混乱,这时,刘璟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骑马从官衙赶来,这些天他也将政务一一交代,必须要他审批的牒文也会及时派人送去长安。

  “王妃都收拾好了吗?”刘璟翻身下马问迎上来的管家道。

  “回禀殿下,应该都差不多了,王妃说,如果殿下回来,请殿下去一趟内书房。”

  “我知道了!”刘璟快步向内宅走去。

  内书房里,陶湛和孙尚香正在收拾文书并装箱,刘璟的内书房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文书,除了他本人外,其他人只能陶湛和孙尚香两人可以入内收拾,她们按照刘璟的吩咐,将最后十几份文书放入一只特殊的木箱里,屋子里摆满了二十只木箱,都是书籍图表和重要文书。

  这时,刘璟走进房间笑道:“辛苦两位贤妻了!”

  孙尚香白了他一眼,不理睬他,陶湛笑道:“你自己看看,还有什么要带走,若没有,我就让士兵们搬上车了,现在就只剩下你这里还没有搬,其他都好了。”

  刘璟看了一圈房间,笑道:“收拾得很好,可以搬走了。”

  陶湛连忙向等候在外面的亲兵们打声招呼,几十名亲兵进屋,个个动作麻利,很快将二十几口木箱子全部搬了出去,这时,陶湛又道:“好了,这边的事情结束了,我去叫孩子们上车。”

  她瞥了一眼孙尚香,笑了笑,快步离去了,孙尚香也要跟出去,却被刘璟一把拉住她的手,将她拉下来,孙尚香没好气道:“我也要去收拾东西,你拉我做什么?”

  孙尚香的母亲吴老夫人最终熬不过病情,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孙尚香虽然无法回去奔丧,但至少也要为母亲守孝半年,这段时间她一直郁郁不乐。

  刘璟知道她心情不好,也不生气,又笑问道:“我问你,你这几天干嘛不理睬我?”

  “我哪敢不理睬你,现在不是在和你说话吗?”孙尚香面沉如水,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刘璟又柔声道:“这次去长安,可能要呆一个多月,东西都要带齐,尤其孩子的东西。”

  “我知道,还有什么?”

  刘璟瞅了她片刻,见她面如冷霜,他忽然意识到,尚香不是因为母亲去世而心情不好,而是因为小乔,他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准备出发了。”

  孙尚香不理睬他,转身便向院子里走去,刘璟望着她快步走远,不由一阵头痛,一旦触怒了孙尚香,她的刚烈性子发作,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

  刘璟摇了摇头,快步向大门外走去孙尚香回到自己院子,乳娘抱着儿子刘陇正在院中等候,小家伙见母亲回来,连忙张开小手要抱,口中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什么,他已经八个月了,长得又白又胖,正是最可爱之时。

  孙尚香疼爱地接过儿子,将脸贴在儿子的小脸蛋上,这是她的宝贝,也是她生命,若不是为了自己儿子,她早就一怒之下返回江东了。

  这时小乔拎了一个包裹从小楼里出来,笑道:“我的东西最简单,一个包裹足矣,哪像你们这么多瓶瓶罐罐。”

  孙尚香的脸色立刻转为晴朗,她只是生丈夫的气,对小乔她依旧情谊深厚,她也不好意思笑道:“平时看起来东西不多,可大姐说先搬一部分走,结果才发现东西多得吓死人,还有我那些宝贝兵器,我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以后再慢慢搬呗!谁还敢偷你的东西?”

  小乔抿嘴一笑,“以前在江东时,我记得你天天要去兵器房,一呆就是半天,可这次我来这里快两个月了,却从未见你去过一次兵器房,你侍女说,那些兵器已经成你的累赘了。”

  “还不是因为这个小家伙,生了他以后,我什么兴趣爱好都没了,整天就围着他转。”

  孙尚香轻轻捏了捏儿子的脸蛋,笑道:“你这个小东西可把娘给害惨了,知道吗?”

  这时,管家婆快步来到院门口,施礼道:“二夫人,出发的时间要到了。”

  “我知道了,王妃呢,她出去了吗?”

  “大家已经出去了,就等二夫人了。”

  孙尚香笑道:“看来是我们拖了后腿,我们走吧!”

  乳娘抱过孩子,十几名侍女拎着随身包裹鱼贯而出,孙尚香挽着小乔的手走到最后,笑道:“才来两个月,又要让你奔忙了。”

  “我是无所谓,随遇而安就是了,倒是你,若嫌我烦了,我明天就回江东。”

  孙尚香虽然生刘璟的气,但她也知道,生气归生气,却不能真的把小乔赶走,她握紧小乔的手笑道:“既然进了我家的门,想离去可没那么容易,乖乖地跟着我,休想再逃出我的手心。”

  小乔心思敏感,听出孙尚香话中有话,脸微微一红,又想着刘璟似乎在故意回避自己,心中顿时有些失落起来大门外,数十辆马车已经停在大门口,贾诩和他家人,赵云家人,张任家人、法正家人等等,一班长安高官的家人都要随行前往关中,连同他们的行李马车,这次北行足有数百辆马车,上万士兵护卫。

  孙尚香和小乔出了大门,便看见陶湛在一辆马车的车窗内向她招手,孙尚香走上前笑道:“大家都坐一辆马车吗?”

  “白天大家坐一起说说话,晚上再回各自的马车休息,而且我们家就你一人北上过,大家都指望你介绍沿途风光呢!”

  孙尚香瞥了一眼不远处的刘璟,见他满脸得意的笑容,不由狠狠瞪了他一眼,和小乔上了马车,刘璟注视着她们上了车,尤其孙尚香最后瞪自己一眼,这说明她也只是生气而已,并非真的怨恨自己,刘璟顿时一颗心放下来,心情又好了起来,他立刻吩咐道:“传令出发!”

  “出发了!”

  侍卫高喊一声,为首的马车缓缓起步,在士兵的护卫下,数百辆马车浩浩荡荡离开了成都,向北驶去就在刘璟带领家人前往关中的同时,董昭也结束了出使,正在返回邺都途中,经过他和司马懿卓有成效的谈判,双方皆有诚意,很快便达成一致,汉军暂停发动对合肥的进攻,撤除巢湖水寨,水军改驻濡须口,水军兵力不超过五千,战船不超过百艘,而皖县的兵力也缩减为一万人,与此同时,曹军在合肥的驻军也将缩减到一万人。

  作为停战补偿,合肥将负担濡须口汉国水军的粮食补给,由刘璟最初提出的每月一万石粮食,削减为每月五千石粮食,这是汉军的让步,同时曹军承诺不再干涉江东内政,这是曹操的战略需要,他需要时间备战,这同样也是刘璟的战略需要,他需要时间先解决关中以北的杂胡威胁,迁都长安。

  停战符合双方的共同战略需要,东南方向的战局也由此缓和下来,不再成为关注的热点,而曹氏兄弟争夺继承之位的斗争却渐渐进入了白热化。

  华歆一路疾行返回邺都,他是在黄昏时分进了邺都城,他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直接赶去了曹丕的府邸。

  曹丕的府邸就是从前的曹操丞相府,曹操搬去铜雀台后,便将旧府邸让给了长子曹丕,这一度引发了争议,因为按照曹丕的官爵,他尚无资格居住占地一百五十亩的巨宅,但随着曹丕出任副丞相和五方中郎将,执掌政务大权,这种争议才渐渐偃旗息鼓。

  此时曹丕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公务,正坐在内书房里看书,但他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就在今天中午,曹刘谈判成功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快报的方式传到了邺都,这个消息令朝野上下深受鼓舞,曹操亲自下令嘉奖董昭。

  但让曹丕心中不安的是,父亲竟然为此召见了兄弟曹植,赞扬他举荐董昭有功,这无疑就把董昭出使的功劳分了一半给兄弟曹植,使曹植一系扬眉吐气,而曹丕却闷闷不乐。

  这些天,父亲愈加偏向于兄弟,就在三天前,提拔王桀为侍中,王桀也是兄弟曹植一系的骨干,因为是荆州降官,一直不太受重用,这次被提拔为掌权侍中,负责复审自己的政务批文,无疑使他的政务大权受到了掣肘。

  曹丕心中烦恼,自己的政务大权被分流,军方虽然支持自己,但军方被父亲牢牢控制住,他们没有发言权,监察权又落入兄弟之手,自己的优势被一点点超越,难道父亲真是想立三弟为嗣吗?

  曹丕心烦意乱,也看不进书,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是妻子甄氏的声音,“将军!”

  “什么事?”曹丕有些不悦地问道。

  “将军,管家从前院传来消息,华先生来了,说有急事求见。”

  曹丕腾地站起身,不禁又惊又喜,华歆终于回来了,他连声令道:“速请华先生去外书房稍候,我马上就来。”

  他披上一件衣服,便急匆匆向外书房赶去,他盼望着华歆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

TOP

0
  第803章 曹丕反击(上)

  华歆已被请到外书房坐下,他正捧着一只杯子,小口喝茶,调整自己的疲惫状态,心中在思考怎么向曹丕汇报,他汇报的东西太多,千头万绪,需要先理出一个头绪来。

  正想着,院子里传来侍卫禀报的声音,“公子,华先生已在房内等候了。”

  “我知道了,你们在四周看好,不准任何人来打扰。”

  华歆慌忙站起身,只见曹丕快步走进房间,他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微臣参见长公子!”

  曹丕连忙扶住他的胳膊,笑道:“子鱼辛苦了,快请坐下!”

  华歆坐下,曹丕笑眯眯问道:“给我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消息很多,微臣需要一件件汇报。”

  “那就慢慢说。”

  华歆略一沉吟,便将他出使成都的详细经过一点点都告诉了曹丕,曹丕一边听,一边思索,消息的面确实很多,他尽量注意其中的关键部分。

  “你是说杨训也去了成都?”

  “是!他表面上是去调查赵亭死的真相,但实际上却是找刘璟,把杨彪的一封亲笔信交给了刘璟,那封信微臣亲眼目睹,杨彪希望刘璟能够支持曹植,恢复汉室正统。”

  曹丕忍不住冷笑一声,“让刘璟支持汉室,岂不是与虎谋皮?杨彪从前那般滑头,怎么也变得如此迂腐了?”

  华歆点点头,“公子看得很透,刘璟既然把杨彪的亲笔信给我看,就说明他对士族投靠植公子也很恼火,我以为这是刘璟在给公子一个暗示。”

  “什么暗示?”

  “他想与公子联手打击杨、崔等士族。”

  曹丕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与刘璟联手打击士族不是不可以,但他需要权衡利益得失,一旦打击了杨崔等人,北方士族就会变得一盘散沙,直接后果就是彻底投靠刘璟。

  但如果不打击他们,士族转而支持三弟,这又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对自己极为不利,这其中利益得失让曹丕委实难以权衡。

  华歆很了解曹丕,知道他的心结所在,便含蓄地建议道:“微臣以为打击士族其实就是眼前和长远两种利益的选择,眼前利益是可以削弱植公子的支持力度,对我们有利,而从长远看,士族转而支持刘璟,对曹魏不利,不过等公子掌权后,再想办法挽回士族的支持,也来得及,更重要是,这是我们与刘璟合作的一个契机,如果我们不接下这件事,恐怕以后就没有合作的机会了。”

  曹丕缓缓点头,华歆说得有道理,打击士族是他与刘璟合作的第一步,如果连第一步都迈不出,以后不要再指望刘璟会帮他了,这一刻,曹丕下定了决心。

  华歆看出曹丕已作出决定,心中暗暗得意,又连忙道:“另外微臣建议将杨添调回邺都,他是御史中丞,对我们夺取监督权至关重要,至少有他掣肘董昭,董昭一党也就不会象从前那样肆无忌惮了。”

  这一点不需要华歆解释,曹丕心里有数,当初父亲封杨添为御史中丞,其实就是暗示自己,分一部分监察权给自己,他当然要把杨添调回邺都。

  “还有什么?”曹丕又问道。

  华歆想了想,猛然又想起一事,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幅图纸道:“微臣差点忘了,这是杨添搞到的木牛制造图纸,请公子过目。”

  曹丕大喜,接过图纸仔细看了一遍,果然是制造木牛的图纸,这可是父亲一直期盼的宝贝,虽然听说荆南一带的商人已经在使用这种木牛,不过有了图纸,他也就不需再费时耗力去搞一架回来。

  不过曹丕心念一转,如果将这幅图纸立刻交给父亲,恐怕杨添就调不回来了,须缓一缓,索性自己先造出一架木牛,这样更给父亲一个惊喜,想到这,他将图纸小心收了起来,又笑问道:“这次子鱼出使成都,收获很大,让我有了应对之策,辛苦你了。”

  “微臣不敢居功,这是刘璟愿意和公子合作的结果。”

  曹丕点点头,他很满意华歆的回答,这正是他想听到的话,他也认为是刘璟愿意和自己合作,不管是华歆还是别人出使,结果都会一样,如果能得到刘璟的支持,对自己最终胜出将至关重要,现在刘璟已经出题,他就得破这个题,只有完成第一步合作,才会有以后合作的机会。

  沉思片刻,曹丕又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对付杨彪?”

  这个问题华歆一路都在考虑,早已有了应对之策,曹丕既然问起,他便胸有成竹道:“对付杨彪其实很容易,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微臣以为可以从杨训着手,如果殿下相信微臣,这件事可以交给微臣来做。”

  曹丕当然信任华歆,以华歆的心狠手辣,相信他不会让自己失望,曹丕立刻取出一面金牌,递给华歆道:“凭这面金牌,可以调动我的暗虎卫。”

  暗虎卫是曹丕组建的一支秘密卫士,个个武艺高强,且对曹丕忠心耿耿,名义上他们负责保护曹丕和家人的安全,但实际上他们是曹丕铲除异己、刺探情报的得力工具,华歆要对付杨彪,就必须依靠他们。

  华歆接过金牌,躬身道:“三天之内,我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结果。”

  杨训从成都回来已经好几天了,在三个同时出使成都的人中,他的收获最小,他没有找到杨添作假的证据,也没有找到杨添已投降汉军的任何线索,相反,他得到的各种消息和证据,都证明了杨添确确实实有能力,比碌碌无为的赵亭做得好。

  但这个结果让杨修和曹植都很失望,尤其是曹植,当父亲封杨添为御史中丞时,他便感到了威胁,一心想找出对杨添不利的证据,结果杨训让他失望了,不过杨彪却很满意杨训的出使,这也算是杨训这次出使成功的一面。

  他见到了刘璟,把杨彪的亲笔信交给了刘璟,虽然刘璟没有立即表态,但从董昭成功和汉军达成停战协议,曹操盛赞曹植举荐董昭有功来看,刘璟还是回应了他杨彪的倡议,这令杨彪很是欣慰,大大夸奖了杨训一番,让杨训也感觉自己出使有所斩获。

  杨训的家不在邺都,而是在老家弘农,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儿子,他在邺都便住在杨彪府宅内,在府宅内有一座独院,还有两名年轻美貌的侍女伺候他,同时他又是曹植的幕僚,每月还可以从曹植那里领到丰厚的俸禄,这种生活令杨训十分满意。

  平时无事就出去和朋友喝酒聊天,他最常去的地方便是满春楼,是一家在邺都很有名青楼,杨添囊中多金,又文采出众,使他在青楼很受欢迎,出使回来后,他连续几天都泡在青楼内,让美人的温香软玉滋润他因出使而变得有些干涸的身体。

  夜幕初降,满春楼内灯光辉煌,乐声阵阵,笑语声不断,大门前人流如织,新旧客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徐娘半老的老鸨在门口迎来送往,脸上堆砌出花一般笑容。

  这时一辆马车在大门前停下,衣着光鲜的杨训从车内走出,车夫问道:“杨使君要我在这里等候吗?”

  “不用了,我自己会回来,你回去吧!”

  车夫扬鞭赶马而走,杨训整理一下衣帽,轻摇一柄羽扇,步履轻快地向大门走去,老鸨早看见了他,立刻迎上来笑眯眯道:“杨使君今天是来找九玉吧!”

  杨训点点头,“她有客人吗?”

  “没有!没有!今天九玉专门等杨使君呢,在她心中,谁能比不过文采卓然的杨使君?”

  杨训要找的这位姑娘姓金,叫金九玉,三年前曾是满春楼的花魁,这两年虽然已经下去了,但艳名依旧,在满春楼也能排进前五,她恩客无数,杨训只是其中之一,杨训听说九玉专门等自己,心中的虚荣心大为满足,他摸出一锭赤金扔给了老鸨,“赏你了!”

  老鸨大喜,慌忙将杨训迎入青楼,杨训也不进大堂,直接向后院走去,金九玉有专门的院子,并有侍女服侍,杨训刚进院子,一片红云扑来,一头栽进他怀中,温香软玉入怀,娇媚动人的身体如兔子般在他怀中颤抖,杨训低下头,一片红唇婉转迎上,两人迅速绞缠在一起。

  良久,美人嫣然一笑,眼波如媚,拉着他向屋里跑去,只听她吩咐侍女,“关上门,明天天亮前,谁也不准来打扰。”

  她又关上了房门,直接拉着杨训进了里屋,杨训心中欲火燃烧,他进屋便要扑向美人,不料后脑传来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当杨训再次苏醒时,他发现自己已经不在沁香扑鼻的卧房,四周是潮湿黑暗的岩石,一盏小油灯忽明忽暗,使粗糙的岩石显得格外狰狞,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腐潮之气,而他眼前不再是千娇百媚的美人,而是四名赤着上身,满脸横肉的大汉,恶狠狠地盯着他。

  杨训手腕传来一阵剧痛,他这才发现自己被铁链吊在半空,身体呈大字分开,他心中顿时大为惶恐,急声问道:“你们是谁,要干什么?”

  这时,从大汉身后走出一名身材干瘦的男子,阴阴笑道:“杨使君保养得不错嘛!细皮嫩肉,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十八般酷刑的伺候?”

  杨训认出了此人,竟然是尚书令华歆,魏国重臣,曹丕的心腹,他头脑‘嗡!’的一声,心中顿时明白了,他落入了曹丕之手。

  “华尚书,你要做什么?”

  华歆走到他面前,淡淡道:“杨使君是聪明人,对聪明人,我就会客气一点,很简单,我们知道杨使君去了成都,还见了汉王刘璟,似乎还给汉王送了一封信,当然,信的内容我们不知道,但我希望杨使君能详详细细把这次暗自出使成都的经过告诉我们。”

  “我是奉植公子之令,去成都调查杨添是否投降了敌人。”杨训大声喊道。

  华歆摇了摇头,“这个我知道,我要杨使君说另一个任务,比如在杨使君出发前夜,崔琰夜里出现在杨太尉府中,你们在一起谈了什么,杨太尉好像又写了一封信,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说吧!这样可以不用吃苦。”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也没有见过什么汉王,你在胡说八道!”

  华歆冷笑一声,“看来你一点都不聪明,好吧!我明天上午再来问你。”

  华歆转身而去,隐隐听见杨训恐惧地大喊,“你们要做什么,放开我,啊!”最后是一声长长的惨叫。

  华歆不由叹息一声,自言自语道:‘又是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蠢货。’

TOP

0
  第804章 曹丕反击(下)

  次日中午,华歆找到了曹丕,他将厚厚一叠供状呈给了曹丕,“公子需要的全部材料都在这里了。”

  曹丕大喜,没想到杨训这么快就交代了,他接过供状翻了翻,发现里面还有不少信件,不由奇怪地问道:“怎么还会有信件?”

  “这是暗虎卫根据他的供述从他房中搜出的信件,天佑公子,里面竟然有一封杨彪写给刘璟的信件,估计是没有来得及送出去,却成了杨彪勾结刘璟的证据。”

  华歆又翻出一封信,递给曹丕,“公子看看这封信。”

  曹丕接过信愣住了,这竟然是三弟曹植的字迹,他打开信看了看,是三弟给杨彪的回信,信中感谢士族对他的支持,他若继位,将大力扶持儒学,恢复汉帝权威。

  曹丕眼睛眯了起来,前后看了看,没有找到写信时间,他便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信?”

  “就是昨天下午,植公子托他转给杨彪,杨彪正好在睡觉,这封信就没有及时送出。”

  曹丕有些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仔细看了杨训的供词,又将一封信一封信的细看,最后一拍桌子,“我现在就去见父亲!”

  曹丕信心十足,有了这些供词,不仅支持三弟的士族势力要垮,而且其中一些内容对三弟极为不利,他要趁热打铁,将这些信件和供词交给父亲。

  华歆连忙劝道:“公子先不要着急,此案一旦爆发,必然是由御史台审理,我们在御史台没有人,对我们不利,不如先把杨添调回来,有他这个御史中丞在,这件案子我们就能掌握主动了。”

  “说得有道理,我昨天已奏明父亲,据说父亲已批准,最迟今天下午调令就下来,我们就再等几天。”

  说得这,曹丕又想起一事,问道:“那杨训怎么办,他意外失踪这么多天,必然会引起杨彪警惕,该怎么处理他?”

  华歆微微笑道:“公子不用担心,杨训已经从骨子里被酷刑征服了,只要我再告诉他事情已平息,相信他不会说出来。”

  曹丕点了点头,“如果能保证他沉默,那就暂时放了他。”

  半个时辰后,一辆满春楼的马车停在了杨府侧门,马车扶住杨训从车内慢慢走出来,杨训目光空洞,从前的精明在他身上看不见了,就仿佛一具行尸走肉。

  这时,后面有人喊道:“兄长,是你吗?”

  杨训慢慢回头,只见杨修快步走上前,他原本麻木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慌,杨修走上前问道:“你昨晚倒哪里去了,怎么现在才回来,父亲很担心你。”

  杨修又瞥了一眼马车,他认出这是满春楼的马车,心中叹息一声,自己这个族兄太沉溺于青楼了,但很快,杨修便发现了杨训的异常,脸上、脖子上有很多淤青,这明显是被人打了,他不由一怔,连忙问道:“兄长,你怎么了,被谁打了?”

  “没有没有,是我自己摔了一跤,休养两天就好了。”

  杨训吱吱呜呜,连忙走进了侧院,不敢和杨修面对,杨修心中奇怪,他一把拉住车夫,指着杨训的背影问道:“他是怎么回事?被谁打了?”

  车夫叹了口气说:“昨晚杨使君和一群老客争夺金花魁,结果杨使君半夜被一群无赖暴打,那群无赖已跑掉了,也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指使,杨使君再三嘱咐,不准我们说这件事,我得先走了。”

  车夫挣脱杨修的手,赶马车走了,杨修气得浑身发抖,他知道杨训一直沉溺于青楼,父亲再三劝他也不听,却没料到他居然出了这种丑事,和人争妓女被暴打,这件事若传出去,杨家的名誉就毁了。

  半晌,杨修忍住了心中的愤恨,又想一想,这件事还真不能告诉父亲,若让父亲知道,非要把他气死不可。

  杨修也不想去理睬这个风流荒唐的族兄,他转身向正门而去。

  杨训回到自己房间,躺了下来,又吩咐两个房中侍女给自己上药,两个侍女小心地将伤药涂满了他浑身淤青的身体,疼得杨训浑身哆嗦,这时,他又想起昨晚那个不堪回首的夜晚,那难以忍受的羞辱和撕心裂肺般疼痛,想到最后自己被打得屈服了,杨训忍不住流下了屈辱的眼泪。

  但他心中又是一阵害怕,自己的供词,还有被人搜走的那些信件,后果不堪设想,他越想越怕,可是让他去向家主坦白,他又没有这个勇气,他脑海里不由想起华歆的话,‘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们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不会再为难你,大家都保持沉默,如果你要把事情捅开,我们可以奉陪,你自己想想后果吧!’

  虽然不知道华歆为什么不再继续追查此事,但杨训的心中多少存了一点希望,或许这件事真如华歆所说,就这样不了了之,如果是这样,自己犯不着再把它说出来。

  想到这里,杨训低低叹息一声,就当是自己昨晚做了一个恶梦吧!

  ..........

  刘璟的车队进入汉中后,是从陈仓道入关中,一路朝行暮宿,在三天终于出大散关进入了关中,又走三天,这天中午,距离长安只有十里路程,远远地可以看见长安巍峨的城墙。

  此时的长安还是汉长安,大兴城还未修建,著名的唐朝长安还在一片荒芜旷野之中,汉长安紧靠渭河而建,城池周长三十余里,城池北面便是著名的未央宫。

  这座大汉王朝的都城曾经一度辉煌,又几经沉浮,在钟繇出任司隶校尉后便渐渐修复,城池已恢复了正常的防御功能,而北面未央宫在贾诩历时一年的拼凑修复后,长乐宫和建章宫被拆除消失,三宫面积比从前缩小一半,但未央宫的修复得到了大量现成原材料,很快便使一座完整宫殿渐渐露出了轮廓。

  对长安和关中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恢复城廓,而是恢复人口,汉末的董卓和李催之乱后,关中人口大量逃亡,尽管后来又逐渐恢复,但和全盛时相比依然相差甚远,刘璟只能用最优厚的税赋政策吸引人口回流,关键是吸引并州、河北及中原的人口。

  对人民而言,轻徭薄赋永远是最吸引人,关中的优厚税赋政策吸引了大量民众回流,短短一年时间,关中人口便增加数万户,长安人口也从十万余人,迅速恢复到近二十万人,大多是长安的老居民归来,使一度冷清的长安又再度热闹起来。

  刘璟的队伍沿着官道缓缓而行,这时,远处尘土飞扬,关陇都督赵云,副都督张任,偏将刘虎,长史法正以及京兆太守陶政等一班文武高官赶来迎接汉王刘璟的到来,片刻,众人驰马而至,在刘璟面前勒住了战马,赵云上前抱拳道:“卑职参见殿下!”

  众人纷纷上前行礼,“参见殿下!”

  刘璟笑着摆摆手,“各位免礼,这一年辛苦大家了。”

  众人对望一眼,都笑道:“这一年无战事,谈不上辛苦。”

  “虽然无战事,但要训练士卒,剿匪平盗,维护秩序,事情很多,贾军师告诉过我,大家并不轻松,这次我就来看一看大家近一年的训练成果。”

  这时,赵云上前道:“殿下请吧!卑职领殿下进城。”

  刘璟点点头,回头对随军大将王平和吴班道:“你们可安排军队在城外驻营休息,就不用进城了。”

  “遵令!”

  旁边张任连忙领两位大家前去驻营,刘璟率领马车队,在一千骑兵侍卫的保护下,浩浩荡荡向城内而去。

  赵云骑马跟在刘璟身旁,低声问道:“卑职看了殿下的来信,殿下要准备对关内杂胡用兵,不知准备何时动手?”

  刘璟微微一笑,“不用急,我们先蓄势,战备充分,然后文攻,若文攻无效,再雷霆出击。”

  赵云叹息道:“这一年虽说是养精蓄锐,但也将大家憋坏了,眼看关内杂胡猖狂,都恨不得立刻出兵攻打。”

  刘璟点了点头,“我理解大家的急切,但这些杂胡也并非弱旅,骑兵尤其犀利,我们要充分利用汉军先进的武器对其打击,我这次来关中也是为了视察匠学。”

  说到这,刘璟回头看了看,问道:“马校尉为何不在?”

  马校尉便是马钧,从前年秋天开始,江夏匠学正式分拆为军匠和民匠两大部门,民匠官学依然留在夏口,而军匠则在去年搬到了长安,改名为军械院,专门负责研制和改进各种武器军械,有大匠和学员二千余人。

  赵云连忙道:“马校尉去雍县考察城池防御去了,这两天就会回来。”

  一边说着,车队便进了长安城,一进城门,喧嚣热闹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城门内两侧是密集的店铺,高高矮矮,参差不齐,有三层楼,描梁画檐的酒馆,也有显得破旧的平房店铺,街道宽阔,足有二十余丈,地面铺着平整的石板,干净整洁,空气中没有刺鼻的马粪臭味。

  刘璟暗暗点头,他看得出这不是临时清扫,这应该是陶政的功劳,他在城池整洁方面做得确实不错,能够培养人们的清洁意识,自觉维护城池的干净,这对防止疫病流行非常有效果。

  和成都的另一个明显区别是,城内气势巍峨的建筑很多,随处可见斗梁飞檐,不愧为大汉王朝中央都城,整个城池充满了一种雍容大器的帝王气象。

  但对于城池的整洁,刘璟更关心的是人,由于他的到来,军队已经进行了管制,所有的行人都站在街道两边,人越来越多,不断有人闻讯从四面赶来,街道两边早已挤满了前来欢迎汉王到来的民众,足有近十万人之多,人山人海,延绵十里,上万名士兵在人群前牵手站成一排,防止人群失控。

  刘璟看到的长安民众在衣着方面确实不如成都,大多是布袍为主,色调灰暗,穿丝绸长衫的人明显比成都少得多,不过他们精神却很饱满,情绪激动,眼睛内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随着刘璟向两边路人挥手致意,两边成千上万的民众顿时欢呼起来,“万岁,汉王万岁!”欢呼声响彻云霄。

TOP

0
  第805章 视察长安

  长安官员们最初的计划是让汉王及其家眷直接住进刚修缮完成的未央宫,但遭到了刘璟的反对,‘民田未治,民心未拾,先入奢侈,非兴邦之道也’,这是刘璟反对的理由。

  长安官员们由此改变了方案,暂时关闭未央宫,让汉王和家眷入住西园宫,这是汉灵帝刘宏视察长安时的临时行宫,名义上是宫,实际上是一座占地百亩的大宅,远远不能和占地数千亩的未央宫相提并论,但也玲珑雅致,画阁长廊,清泉汇成湖泊,湖畔垂柳依依,别有一种意境。

  王妃等家眷入住新居自有一番忙碌,而刘璟却直接来到北城外的大军营,视察并慰问将士,汉军在关中地区有十万驻军,在陇西、河湟及河西地区又有五万人,整个关陇地区有十五万大军,其中八万军队直接驻防长安四周,主要分驻三处,也就是著名的灞上、棘门和细柳三座军营,由于所处地理位置重要,至今仍在沿用。

  刘璟视察军营是长安的直戍营,位于北城外的长乐宫故地,有士兵两万人,主要负责长安城防和维持长安秩序,军营占地规模很大,长乐宫被拆除后,留下了平整的地基,正好用来驻军。

  刘璟在赵云和张任的陪同下,登上了气势宏伟的西阙台,长乐宫的西阙台和未央宫的东阙台相互呼应,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双阙景观,汉高祖刘邦便是登上这座西阙台俯览天下,分封诸侯王。

  不过此时的西阙台被改为阅兵台,可以俯览占地数千亩的军营,当然,也可以看见西面气势巍峨的未央宫,刘璟来到栏杆前,扶住栏杆向远方眺望,远处是滔滔渭河,向东奔流而去,凭栏而望,令人心胸开阔。

  阙台下则是密集的军营,可以看见士兵们在空地上列队训练,刘璟回头对赵云和张任笑问道:“怎么不见骑兵训练?”

  张任上前道:“回禀殿下,这边是两万长安卫戍军,有三千骑兵,不过骑兵去西海军营集训去了,训练半年,要两个月后才能回来。”

  去西海高原集训是刘璟制定的国策,几乎每名士兵都要去西海军营轮训半年,对于提高士兵体力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力量和体格皆较弱的南方士兵的战斗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璟点了点头,他俯览了整个军营全貌,又走下阙台,来到了士兵军营内,一群人走进了一座大帐,帐内几名刚训练完的士兵正在休息,忽见走进大群人,吓得他们纷纷站起身。

  赵云笑道:“这是汉王殿下来看望你们。”

  士兵们连忙上前行军礼,刘璟摆摆手笑道:“不用客气,请坐下说话。”

  他坐了下来,三名士兵胆怯地坐在他对面,这时,又有几个营帐的士兵悄悄进来,围在两旁,刘璟回身对众士兵笑道:“大家都坐下吧!随便一点。”

  士兵们纷纷席地而坐,刘璟笑问三名士兵道:“你们叫什么名字,都是哪里人?”

  “回禀殿下,卑职杨青,河间郡人。”

  “卑职罗小六,汉中人。”

  “卑职钱川,陇西人。”

  刘璟笑着问一名黑壮士兵道:“你居然是河间郡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当初被俘的士兵吗?”

  黑壮士兵挠挠头说:“启禀殿下,卑职是今年才从军,听说关中税赋很低,我们全家七口人便从河间郡来关中谋生,我在家排行第三,为了多得二十亩军田,父母便让我从军了。”

  士兵的坦率令众人都笑了起来,刘璟点点头,又笑问道:“那你们家现在在哪里?有多少土地?”

  “卑职全家被安置在蓝田县,全家七口人,耕种一百二十亩土地,有两头犍牛。”

  “土地是自己的吗?”刘璟又追问道。

  “回禀殿下,七十亩是产田,属于自己,二十亩是军田,卑职只要从军满五年,军田就属于自己了,另外三十亩是租种的官田,只要连续耕作,不搁荒,五年内可免税赋。”

  刘璟又回头问二十几名士兵道:“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和他的情况一样?”

  士兵中有十几人举起了手,这时,赵云在一旁道:“卫戍军士卒大部分都是新兵,七成以上是北方人,其中又以河北人居多,微臣有统计,河北籍士兵有八千三百余人。”

  刘璟有些好奇地问黑壮士兵道:“为何你们河北籍士兵偏多?”

  士兵叹口气说:“河北人大多怀念袁本初,曹操统一河北后,对河北各郡收的税赋很重,加上大量壮丁被强行抓去从军,我们河北人一直对曹操怀有恨意,我有两个族兄都死在赤壁之战中,我大哥也赤壁之战中被俘,后来汉王殿下放他回来,令我们全家感激不尽,这次有同乡说,关中在募民,我父母便立刻决定带领全家迁移来关中,以报殿下当年释放大哥的恩德。”

  士兵的述说也令刘璟颇为感概,他没想到当年自己的一个决定,便使得这么多人一直感念至今,可见民众心中都有一杆秤,孰是孰非,他们心中清楚得很。

  这时,一名侍卫挤进帐,在刘璟耳边道:“马校尉来了,在大帐外等候。”

  刘璟点点头,起身笑道:“不打扰大家休息了,大家好好刻苦训练,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

  众人一起躬身施礼,“遵令!”

  刘璟走出大帐,等候在帐外的马钧立刻上前施礼:“参见殿下!”

  “马校尉是几时回来的?”

  “回禀殿下,微臣刚刚赶回来,请殿下随微臣去军械院视察。”

  “辛苦马校尉了,我们这就出发!”

  刘璟随即向赵云等人告辞,带领侍卫和马钧一起走出了军营大门军械院位于城西,是一片占地近千亩的旷野,四周围以营栅,东北角还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注入渭河,军械院的建筑部分占地约百亩,由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房屋和院舍组成,目前军械的工匠和生徒共有两千余人,分为弩弓、盾甲、刀矛、火器、军船等等十个支院。

  在刘璟的攻胡计划中,各种针对胡骑的新式武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以远程攻击的弩箭为主。

  事实上,这些年汉军针对曹操的虎豹骑已装备了不少新式武器,比如打上方谷时用到的火油飞弹,射程五百步,再比如改良大黄弩,将原本需要四、五人才能操纵的十石大黄弩降低为七石后,削减了一半的重量,两个士兵便可以操作,目前已造成两千部,杀伤射程三百步,箭可穿甲。

  刘璟之所以急着赶来军械院,就是因为他听到一个消息,马钧率领徒弟研制出了一种连续击发蜂弩,杀伤极大,这引起了刘璟的极大兴趣,甚至包括他这次急于赶来长安,也是有这个因素在内。

  刘璟一行人跟随马钧进了军械院,马钧笑道:“殿下是要先参观军械院,还是先去看新蜂弩?”

  刘璟笑道:“参观军械院以后再说吧!蜂弩让我期待已久。”

  “既然如此,殿下就请随我来。”

  众人直接进了弩弓支院,这是一座三进大院,前院是讲学堂,由五间堂屋组成,最多可容纳五百人同时听讲,中院则是研究新式弓弩之地,有二十几间屋舍组成,后院则是试弩场,是一片占地约十亩的空旷地,一共有大匠和生徒三百余人。

  马钧称呼它为新蜂弩的缘故,是因为早在建安十年他们便在江夏匠学发明了水上蜂弩,利用大黄弩改装,安装在小船上,可对敌船进行近距离射击,但这次发明的新蜂弩完全不一样。

  在一间陈列室内,刘璟看到了马钧极力推荐的新蜂弩,确实和从前的水上蜂弩完全不一样,刘璟看到的是一架外形很像木牛的方形柜子,不过它有四只轮子,刘璟拍了拍柜子笑道:“这是什么,四轮木牛吗?”

  马钧神秘一笑,在柜子后面扳动一个机关,柜子竟缓缓解开了,马钧的两名徒弟迅速拉开柜板,眼前便出现了一架十字形的弩架,纵轴长约六尺,横轴长四尺,皆是用坚硬细密的核桃木制成。

  在弩架龙骨上则依附着一只长约两尺的铁盒子,铁盒子是由精铁打造,磨得非常光滑,前端开有密集的小孔,足有三十个孔之多,每只小孔中放了一支箭,铁盒两端各有一股牛筋弦,另一端固定在十字形弩架的横轴上。

  刘璟不由笑了起来,这不就是木牛上防御弩的放大吗?马钧明白刘璟笑意,便解释道:“这种蜂弩实际上是连弩的一种,木牛连弩和它是同一思路,不过木牛连弩射程很短,只有五十步,而这种蜂弩的射程有三百步,可以连续击发,威力要远远超过木牛连弩。”

  马钧抽出一支弩矢,递给刘璟,“其实研制的最难点就在这支箭矢上,殿下请过目。”

  刘璟接过这支沉甸甸的弩矢,竟发现它是铁矢,长约一尺,这支箭矢至少重十两,他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会是铁矢?”

  马钧说话很慢,但口齿已经很清晰,而且还能说较长的话,如果是第一次见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几年前还是严重口吃患者,马钧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毅力,渐渐克服了从小困扰他的顽疾。

  “箭的羽毛多,平衡好,但飞行速度慢,弩矢的羽毛少,但稳定性差,容易在空中翻筋斗,而我们这支铁弩矢更是没有羽毛,有羽毛会严重影响发射,刚开始我们是用木矢,但总是不成功,后来发现是因为太轻,受风的影响较大,于是我们便改为铁矢,稳定性大大增加,不再被风吹飘。”

  “用了铁矢就可以解决平衡问题吗?”刘璟又追问道。

  “只是解决左右摇摆,但前后翻滚问题也耗费了我们很多心血。”

  马钧取一支铁矢,横在手指间,对刘璟道:“殿下请细看这支铁矢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刘璟上前细看,虽然整支弩矢乍看起来很匀称,但若细看,就会发现前端略粗,矢尖呈纺锤型,他点点头道:“前重后轻!”

  “不错,关键就在这里,数十支弩矢从一个仰角射出,飞出一条弧线后,它会自己头朝下,利用铁矢本身重量,向下疾速插刺,威力惊人,我们做过很多次实验,三百步外,可以穿透两层皮甲。”

  刘璟按耐不住内心的期待,笑道:“我要亲眼看看他的威力。”

  “可以,殿下请!”

TOP

0
  第806章 御史台新官

  马钧让徒弟们推出五部蜂弩,由于射程较远,后院无法试验,众人便一直来到西北面的旷野里,早有几十名生徒在三百外插下了一百多具身着皮甲的草人草马,手执盾牌,模仿正在疾速进攻的骑兵,颇有几分气势。

  四周围满了赶来参观试验的生徒,刘璟点点头,“开始吧!”

  马钧挥动绿旗,十五名弟子奔跑而出,三人操纵一部蜂弩,其中两人上弦,一人装箭并发射,这种蜂弩最大的特点是连续击发,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明。

  所谓连续击发就是不用临时装弩矢,而是用事先已装满弩矢的箭盒,一部蜂弩配备十只箭盒,共三百支铁弩矢,作战时,直接将装有三十支弩矢的箭盒插入发射铁筐中扣好,射出一轮后,取出空盒,换上另一只箭盒,这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连续射出最多的弩矢,不需要精准,只需要大规模杀伤。

  两边的绞盘是最容易上弦的十字绞,需要两名力大士兵同时扳动,配合默契,而且上弦和装箭盒并不冲突,各施其责、只听见一阵吱吱嘎嘎的上弦声,马钧挥动红旗,只听见一片咔咔声,五架蜂弩同时射出,一百五十支铁弩矢俨如一群蝗虫,密集地扑向三百步外的草人马,只见远处一片人仰马翻。

  “再来!”

  马钧大喝一声,绿旗挥动,弟子们动作熟练迅速,上弦、装箭盒、发射,几乎是一气呵成,又是一片箭雨射出,一连射出五轮,刘璟心中暗算,骑兵这时已经杀到三十步外,他大喊道:“停!”

  蜂弩停止了射击,刘璟带领几名侍卫骑马飞奔而上,来到了百余名草胡骑马面前,只见草胡骑兵们已经被射得七零八落,身体上,战马上和盾牌上都插满了铁弩矢,这种铁弩矢果然威力强大,所有皮甲和盾牌都被射穿,刘璟不由点了点头,他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这时,一名侍卫将一面盾牌递给了刘璟道:“殿下,这面盾牌有些奇怪。”

  刘璟接过盾牌看了看,盾牌很单薄,就是两块普通的木板拼成,和羌人的盾牌一样,属于最古老的一种盾牌,比起汉军的复式盾牌相差甚远,根本无法抵挡铁弩矢的冲击。

  马钧上前笑道:“匈奴人不用盾牌,他们主要是双层皮甲,战马也披甲,这里放一面盾牌只是为了增加试验难度。”

  但刘璟想到的却不是匈奴人的盾牌,他考虑的曹军,他取过一面汉军的盾牌,这也是三年前匠学研制出的复式盾牌,曹军也仿造出来,大量制造,汉曹两军的盾牌完全一样。

  这种复式盾牌选上好结实的硬木为底,覆盖生牛皮,又用浸泡过油的布反复缠绕,再放入油中连续浸泡并晒干,制作一面盾牌须耗时半年,一般箭矢很难射透。

  刘璟眉头一皱,对上前来的马钧问道:“如果换成汉军或者曹军的盾牌会如何?”

  马钧摇摇头,“伤亡会大大减小。”

  马钧看出刘璟心中有些不悦,连忙解释道:“殿下,三百步的杀伤射程已很不容易,就算是强弩,百五十步之末也难以穿缟,蜂弩用的是铁弩矢,很大程度上它是利用自身重量进行突破,再说,我们是针对杂胡骑兵研制它,完全可以穿透两层皮甲,而且杂胡骑兵不使用盾牌,殿下不用多虑。”

  刘璟无奈地苦笑一声道:“好吧!可以进行大规模制造,造两千台需要多少时间?”

  “回禀殿下,我们有造木牛的强大实力,两千台只需要四个月便可。”

  刘璟点点头,“就这么决定了,马校尉请速向平章台提交申请,我会让他们特事特批,尽快开工制造。”

  “微臣遵命!”

  刘璟又拾起一支弩矢笑道:“我对这种铁弩矢很感兴趣,请马校尉考虑一下,我们如何才能穿透曹军的复式盾牌,也可以在军械院中集思广益,第一个拿出有效方案的人,我将重奖他三百两黄金。”

  马钧回头看了一眼四周围观的生徒,点点头道:“殿下说得有道理,用重奖激励创新也是一种好办法,我会在军械院中公开悬赏方案。”

  刘璟拍了拍马钧的肩膀,快步走回去,他翻身上马,又远远对马钧道:“期待马校尉的好消息!”

  他调转马头,在数百侍卫的护卫下纵马向军械院外疾奔而去,很快便奔出了大门,马钧又看了看手中的铁弩矢,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一辆马车在邺都大街上缓缓而行,两边跟着十几的骑兵护卫,两边行人纷纷向马车投来注目礼,马车上插着一面三角白旗,上书‘御史台’三个黑字,这三个字代表着极大的权威。

  对面驶来一辆官车,在人流拥挤的大街上相遇,对面官车立刻避开让道,让这辆御史台的马车先行,马车内,杨添靠在车壁上,透过车帘望着对面的马车,那是鸿胪寺的马车,畏惧于他的权威,主动避让,这让杨添心中十分得意,他很喜欢这种被尊让的感觉,杨添调回邺都出任御史中丞已有三天了,他还感觉自己象做梦一般,两个月前他还是一个在成都南市兑换假黄金的小人物,一转眼他便出任魏国高官,手握监察大权,人生际遇之奇妙,莫过于此。

  但杨添也知道,天上并不会平白掉下馅饼,他的命运转折点就在两个月前的某一天上午,他遇到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汉王刘璟,正是汉王刘璟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此时他就像一只飞翔在天空的纸鸢,不论他多么风光,但牵扯住他命运的线依旧掌握在汉王手中,这让杨添又感到无可奈何,他耳畔仿佛还回荡着他经过关中时刘璟对他的教诲,‘你可安心在魏国入仕,我会让你成为魏国高官,不会揭破你,让你一步一步走上去,但是你不能忘本,如果有一天你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你就会从云端跌入十八层地狱’

  杨添低低叹息一声,他知道自己将成为汉国安插在魏国的最高级别探子,尽管他不愿意,但他已身不由己,这时马车缓缓停下,一名士兵道:“杨中丞,已到长公子府了。”

  杨添探头看了看,确实已到曹丕的府邸,他下了马车,快步向大门走去,一名侍卫迎上前道:“公子在等中丞,请随我来!”

  杨添点点头,跟着侍卫向府中走去,他前天才见过曹丕,今天曹丕便有要事找他,使他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一路来到曹丕的外书房,曹丕此时应该在邺宫官房才对,今天却在自己府中接见他,杨添便意识到,一定有私密之事找他。

  一路来到外书房,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公子,杨中丞来了。”

  “请进!”

  房间里传来曹丕的声音,看来心情颇好,杨添连忙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进了房间,房间内,曹丕正坐在桌案后批阅奏疏,杨添连忙上前跪下行拜礼,“微臣参见丞相!”

  曹丕放下笔笑道:“免礼!”

  “谢丞相。”

  杨添坐直身体,忐忑不安地望着曹丕,曹丕感觉到他的紧张,微微笑问道:“这几天对御史台熟悉了吗?”

  “感谢丞相关心,微臣已经大致熟悉了。”

  曹丕点了点头,“杨中丞原本应是负责地方监察,但现在地方监察的实权是掌握在我三弟手中,你插不进去,所以我禀报魏公,将你调换为监督百官,但你要明白,这一块还是虚职,实权并不在你手上。”

  杨添默然,他知道曹丕的意思,监察百官的实权是掌握在魏公手上,他绕过了御史台,成立校事,用数百名校事官监督京城,也包括文武百官,御史台只有名义上的监督权。

  曹丕笑了笑又道:“虽然实权在魏公手上,但并不是说你这个御史中丞就是摆设,实际上你同样可以行使监督权,这是两个不同的监督机构,御史台在明,校事在暗,你可以正大光明地进行监督弹劾,而校事只能暗中向魏公报告,尤其你是我向魏公举荐,在某种程度上,魏公会向御史台适当放权,你明白吗?”

  “微臣明白,这是丞相对微臣的厚爱。”

  曹丕很满意杨添对自己的称呼,他取出了厚厚一叠卷宗,交给杨添,“这是十几天前发现的一桩大案,牵涉到杨彪和崔林私通汉国,只是我必须通过御史台来弹劾,但当时我们在御史台无人,所以只能等你来,现在条件已经成熟,这就算你经手的第一桩大案吧!”

  杨添心中一惊,他想起刘璟说过的一句话,‘你回京后,曹丕必很快有大案交给你,你要尽力去做’。

  原来刘璟这句话是落在这件事上,看来曹丕和刘璟早有默契,他接过卷宗,随意翻了翻,更加心惊,果然是杨训密访成都之事,终于案发了,他心中有点为难,毕竟他也算是弘农杨氏,这样对付家主,他怎么向家族交代?

  曹丕注视着他,看出了杨添眼中的为难,便冷冷问道:“难道你不愿意接手这个案子吗?”

  杨添吓得浑身一激灵,连忙道:“微臣不敢!”

  “既然如此,就好好做吧!相信魏公会欣赏你大义灭亲之举,这是你飞黄腾达的第一步,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

  杨添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他已经无法选择了,他心一横,磕头道:“微臣会尽全力而为。”

  曹丕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点点头道:“去吧!从杨训处突破,他已经被收拾服帖了,他会配合你,不要让我失望。”

  “微臣遵命!”

  杨添起身离开了曹丕书房,走到院子里,一阵冷风吹来,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早已湿透。

TOP

0
  第807章 惊天大案

  曹艹今天的心情着实不好,程昱给他带来一个不好的消息,位于长安的汉军军械院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兵器,叫做蜂弩,有效射程达三百步,对骑兵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对他的虎豹骑将形成巨大的威胁。

  让曹艹生气的并不是汉军又发明什么新式武器,汉军的新式武器层出不穷,他早已习以为常,关键是他们自己不争气,早在几年前也模仿汉军成立匠学,却没有能象汉军那样制造出大量的先进兵器。

  曹艹重重哼了一声,对左右侍卫道:“速去把长公子给我找来!”

  魏国的匠学是由曹丕负责,曹艹一肚子怒火,他要向长子要个说法,侍卫答应一声,连忙飞奔而去。

  这时,程昱在一旁劝道:“魏公请息怒,这件事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

  “仲德请继续说,我听着!”曹艹克制住怒火,慢慢坐下来。

  目前程昱是曹艹的第一谋士,也是曹艹最信赖的心腹,曹艹精锐密探机构—校事,便是掌握在程昱手中,程昱为了掌握汉军匠学研制新武器的情况,特地在汉军匠学的众多生徒中,安插了两名密探。

  虽然他们无法接触到核心机密,但他们却能了解到一些重大兵器研制的动态,象蜂弩的试验必须在旷野中进行,这样众多生徒都能围观,程昱安插的密探也在其中。

  程昱笑道:“汉军研制的这种蜂弩其实并不是为了对付我们,而是为了对付关陇杂胡,这和汉军即将发动的征讨杂胡的战役有直接关系,对我们则影响不大。”

  曹艹点了点头,他后来也看出了刘璟停止合肥战役的真正原因,那就是汉军即将发动针对关内杂胡的战争,为汉国迁都长安而解除后顾之忧,这个时候出现蜂弩这种新式兵器,显然是针对杂胡骑兵,这个理由曹艹也赞同。

  他沉吟一下问道:“蜂弩出现是针对胡骑不假,但为什么仲德说对我们影响不大?”

  程昱微微一笑,“因为在试验完蜂弩后,刘璟就在军械院发出了公开悬赏,谁能提出突破曹军盾牌的有效方案,赏黄金三百两,由此可见蜂弩可以射穿胡人的简陋盾牌,却无法射穿曹军的复式盾牌,所以才会出现这个悬赏。”

  “仲德的意思是说,我们的盾牌可以防御住汉军的蜂弩吗?”

  “应该是这样!”

  程昱取出一张蜂弩草图,放在桌上道:“关键是它的射程有三百步,任何弓弩到了这个射程都是强弩之末,蜂弩也不例外,但为了在三百步外形成杀伤力,汉军的蜂弩使用了铁弩矢,利用铁矢自身的下坠重量,这才是蜂弩的关键之处,它必然是仰角高射,杂胡的皮甲和木盾无法防御住这种下坠冲击力,但我们盾牌却可以抵挡住,所以矛虽利,盾必坚,我们只要强化坚盾防御,蜂弩对我们而言就没有威胁。”

  曹艹凝视着这张草图,半晌道:“其实我们也可以仿造蜂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汉军也尝尝蜂弩的滋味。”

  程昱苦笑一声说:“这蜂弩从外型上看似乎很简单,实际上要想完美射出弩箭,且弩矢不飘移翻滚,却不是那么容易,光凭这份目击者的草图是仿造不出蜂弩,除非我们能得到一架蜂弩实物,进行详细的拆解研究。”

  曹艹负手走了几步,回头道:“刘璟不是要用它对付胡骑吗?只要它投入战争,我们就一定能搞到蜂弩,不过我希望要事先做好准备,一旦拿到蜂弩,就能立刻投入大规模仿造。”

  这时,侍卫禀报道:“启禀魏公,长公子来了。”

  曹艹一怔,怎么来得如此之快?他立刻道:“宣他进来!”

  片刻,曹丕匆匆走进,跪下施礼道:“孩儿拜见父亲。”

  “丕儿,你是要来见我吗?”

  “是!孩儿有一份极重要文书,要交给父亲审阅。”

  说着,曹丕上前递交了一分奏疏,曹艹接过迅速瞥了一眼,是御史台弹劾太尉杨彪和司空崔林,他先放在一边,问曹丕道:“为父找你来,是想问一问匠学之事,为何我们匠学不能像汉军匠学一样,不断推出重要的新式兵器?每年我拨付那么多钱粮,他们整天到底在做什么?”

  说到最后,曹艹的语气明显不满起来,曹丕连忙道:“请父亲息怒,我们匠学成立不过三年,而汉军匠学已近十年之久,在技术积累上,我们远远比不过对方,新式兵器都是在不断的积累中才能创造出来,但我们的优势是工匠实践很经验丰富,善于仿造,比如马具、叶轮踏船、巨型投石机、改良大黄弩,还有复式盾牌、双层鱼鳞甲,以及最新造出的木牛等等,可以说,除了重甲步兵的刀甲之外,其余大部分兵器和防具我们都仿制出来了。”

  旁边,程昱也劝道:“魏公,我得说一句公道话,对于成立只有三年的匠学而言,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容易,魏公不要太苛求长公子了。”

  曹艹也觉得自己要求太严,他怒气稍敛,对曹丕道:“最近听到一个消息,汉军匠学发明一种新式蜂弩,威力极大,但我们的复式盾牌可以防御住它,我希望魏国匠学能研造出便于骑兵使用的大盾,要更大,更轻、更坚固,传令下去,谁先研造出最好的盾牌,我赏黄金五百两。”

  “孩儿遵命!”

  曹艹放下了蜂弩之事,他这才拾起御史台的弹劾奏疏,他其实也很感兴趣,居然是弹劾杨彪和崔林曹丕站在一旁,偷偷注视着父亲的脸色变化,按理,他不应亲自把这份奏疏送给父亲,但华歆提醒他,御史台的奏疏会先到董昭手中,如果被董昭借口不实而扣下,或许通知曹植事先准备,最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杨添是自己人,父亲也会知道他的弹劾和自己有关,直接送来也没有什么不可。

  曹丕发现父亲的脸色开始变了,脸上阴云悄布,他偷偷瞥一眼父亲手中之信,那应该是崔琰写给杨训的书信,曹丕记得其中写着‘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这个‘变’指的是曹植登位后的变化。

  曹艹一封信接着一封信地向下看,脸色越来越阴沉,最后他看到了曹植写给杨彪的信,信中的内容令他怒不可遏,他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愤恨,一拍桌子喝道:“去把曹植给我找来!”

  侍卫飞奔而去,曹丕小心翼翼道:“父亲,御史中丞杨添就在外面等候,是否也一起召见他?”

  曹艹重重哼一声,“一并宣他来见我!”

  这时,站在一旁的程昱却暗暗叹了口气,虽然他不知道曹艹所看的书信是什么内容,但他看得出,这必是曹丕对曹植的一记重击,似乎证据确凿,难怪魏公如此盛怒,看来兄弟之争将要进入白热化了。

  程昱曾经是曹丕的坚定支持者,但随着他和曹丕交往加深,他便渐渐发现了曹丕的姓格缺陷,阴暗、薄凉,野心勃勃,一心取汉而代之,他若上位,汉朝必然会灭亡在他手中,程昱不愿意承担这个历史罪责,他便脱离了曹丕,保持中立,既不支持曹丕,也不支持曹植。

  但同时,程昱也不愿看到魏国因他们兄弟之争而陷入内讧,程昱便柔声劝曹艹道:“魏公年事已高,不宜盛怒,问清事实后,依照律法处置便是了。”

  曹艹又慢慢坐下,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他毕竟是手握天下重权的枭雄,知道如何把握理智和怒火之间的分寸,他也意识到这是他两个儿子之间的斗争,这个时候不能失去理智,曹艹感激地向程昱点点头,终于冷静下来。

  这时,侍卫领着御史中丞杨添快步走进内堂,曹丕给他使个眼色,杨添会意,上前跪下行礼,“微臣御史中丞杨添,拜见魏公!”

  曹艹迅速瞥了一眼曹丕,他忽然反应过来,这份弹劾书应该是御史大夫董昭交给自己才对,现在居然绕过了董昭,直接由御史中丞呈给自己,还是通过长子之手,这显然是长子对士族投靠三子曹植的报复。

  曹艹没有盛怒,而是淡淡问杨添道:“你是怎么发现杨彪私通刘璟?”

  杨添磕头道:“回禀魏公,一个月前,就是董大夫出使成都的同时,杨训忽然来成都找到微臣,他请我帮忙,说他想见一见刘璟,说要替杨太尉送一封信给刘璟,但微臣没有这个能力,便婉拒了他,后来听说他去拦刘璟的马车,说是封杨太尉之令而来,刘璟便将他带进了汉王府,事后他很快就离开了成都。”

  “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你为何现在才禀报?”曹艹厉声问道。

  杨添砰砰磕头,含泪道:“毕竟微臣也出生弘农杨氏,杨太尉是我家主,出卖家主,出卖家族之事,微臣怎么也办不到,微臣有罪,愿受魏公处罚。”

  曹艹脸色稍霁,又问道:“那现在为何又下得了手?”

  “微臣为此事已痛苦了一个月,魏公又提拔微臣为御史中丞,若不能正己,又何以正人,微臣便决定以公论处之,开始秘密调查此事,并得到了杨训的全部供词,杨训为了脱身,又将所有信件都交给了微臣,微臣虽是弘农杨氏族人,但不敢以私废公,愿以身正朝纲。”

  曹艹点了点头,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不管杨添是不是长子指使,但这种大义灭亲的态度值得赞赏,旁边程昱却暗暗摇头,魏公真是糊涂了,杨彪从不承认这个杨添是弘农杨氏族人,这哪里是大义灭亲,分明是寻机报复,甘做走狗,程昱心中极为鄙视,但这个关键时刻,他不想过于插手此事。

  这时,有侍卫来报,‘植公子已到,在堂外候见!”

  曹艹哼了一声道:“宣他进来!”

  片刻,曹植匆匆走进内堂,他已听到一点风声,似乎兄长告了自己的状,令父亲盛怒,他心中不由忐忑,上前跪下行礼,“孩儿曹植拜见父亲大人。”

  曹艹刷地将曹植写给杨彪的亲笔信扔给了儿子,冷冷道:“这是假的吗?”

  曹植看到这封信,头嗡地一下大了,这封信怎么会到父亲手中,他心中暗恨杨彪,却又不敢不承认,只得低下头,小声道:“这是孩儿所写。”

  曹艹见他承认了,不由怒极反笑,“好啊!登位以后将尊崇儒家,依靠士族,扶正汉帝,这果然是我的好儿子,知道我犯下大错,要纠正为父,让为父真的很感动,很感动!”

  曹植吓得不敢吭声,曹艹盯住他半响,忽然‘砰!’地一拍桌子,大吼道:“我现在还没有死,还轮不到你尊儒灭法,你这个逆子,你竟然勾结叛党,毁我社稷,我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曹艹盛怒到极点,一口血喷出,竟仰天栽倒。

TOP

0
  第808章 清算士族

  曹丕和程昱都吓得呆住了,他们同时反应过来,一起奔上去,扶住曹艹大喊道:“父亲!魏公!”

  曹植放声痛哭,砰砰磕头,额头上鲜血直流,旁边杨添心中却冒起一阵阵寒意,他今天才领教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明明是曹丕暗中勾结刘璟,最后却变成了曹植私通汉国,兄弟之间,哪里还有什么手足亲情可言?

  半晌,曹艹慢慢苏醒,他长叹一声,呆呆地望着屋顶,曹丕连忙吩咐侍卫:“还不快去请御医?”

  几名吓呆的侍卫飞奔而去,曹艹摆摆手,示意曹丕扶自己坐起身,他见曹植满脸是血,又是心疼,又是痛惜,便一挥手,“你先下去吧!”

  曹植砰砰磕头哭道:“孩儿罪该万死,恳求父亲严厉处罚!”

  程昱见曹植还不知趣,连忙上前扶起曹植,低声道:“植公子先下去,不要再惹你父亲生气了,快去!”

  曹植无奈,只得起身慢慢退下了,这时,曹艹一咬牙,又对杨添道:“杨中丞,我赐你调兵金牌,给我彻查此案,不管是太尉还是司空,胆敢私通敌国者,给我一律严惩!”

  “微臣谨遵魏公之令!”

  平静的邺都街头出现了一队队奔跑的士兵,两千名全副武装的曹艹直属卫军从四面八方奔来,大城西的学士街上顿时一片混乱,人们跌跌撞撞四散奔跑,被打翻的果子,骡马受惊长叫,呼爹唤娘,鸡飞狗跳,整条学士街上陷入了混乱之中。.

  两千曹军士兵目标明确,包围了太尉杨彪的府宅,开始有士兵上前砸门,杨彪此时正在书房里全神贯注地百~万\小!说,他丝毫不知危险正悄然临近,他忽然隐隐听见有喧闹声传来,不由眉头一皱,他的府中谁在吵闹?

  这时院子里有人急促奔跑而来,杨彪一抬头,只见杨修气喘吁吁道:“父亲,大事不好,曹军包围我们府邸,已经有士兵闯进来了!”

  “为什么要包围的府邸?”杨彪不高兴问道。

  “孩儿不知,但父亲快去地下室避一避吧!”

  “躲避?”

  杨彪冷笑一声,“我为什么要躲避,这是我的家,是堂堂太尉的府邸,不是什么猫三狗四的民房,他们要闯我的宅子,就得给我一个说法。”

  话音刚落,只见大群士兵冲进了院子,将书房团团包围,二十几名士兵冲进了书房,围住了杨氏父子,为首一名牙将上前道:“吾等奉命抓捕杨氏父子,请你们跟我们走,不要做无谓的反抗!”

  “是谁要抓我?”杨彪冷冷问道。

  这时杨添走了上来,躬身施一礼,亮出一面金牌道:“回禀太尉,这是魏公的命令,太尉有通敌之嫌,魏公责令御史台调查此案,请太尉和德祖都去一趟御史台吧!我们要例行公事问一问。”

  “原来是你!”

  杨彪立刻明白了,杨添的后台是曹丕,这必然是曹丕对自己下手了,杨彪的心中也有些发慌,他厉声大喝道:“我要去见魏公!”

  “会给太尉见魏公的机会,但不是现在,现在请随我们去御史台。”

  “你算什么东西!”

  杨修忽然暴怒起来,他大步向外冲去,他要去找曹植求救,杨添向牙将使个眼色,牙将会意,走到杨修身后,用剑柄猛地向杨修后脑砸去,杨修惨叫一声,软软倒在地上。

  杨彪大吃一惊,连忙喊道:“不要乱来!”

  杨添冷冷道:“杨太尉若配合我们,我们不会伤害他。”

  “好吧!”

  杨彪无奈地叹息道:“我跟你们走!”

  他上前扶起儿子,在士兵们簇拥下,向府门外走去,府门外已停了一辆马车,车窗紧闭,杨彪和杨修上了马车,马车迅速向天牢方向驰去,在杨彪被抓捕的同时,崔府也有一千余士兵闯入,将司空崔林和崔琰带出了崔府,也向天牢押去。

  杨彪和崔林同时被抓的消息顿时传遍了全城,整个邺都朝野都在议论此事,毕竟杨彪和崔林是北方士族的领袖,他们两人被抓,很多人都敏感地意识到,北方士族将要面临一场暴风骤雨般的清洗。

  .........

  铜雀宫前,曹植已经跪了整整一个上午,为了救杨修,救支持他的北方士族,他不顾一切地恳求父亲饶过杨彪父子,饶过崔氏兄弟,至少能从轻发落,但这一次曹艹没有因为宠爱他而网开一面,至始至终都没有答复和回音。

  曹植跪了一个上午,只觉浑身疼痛,头晕眼花,已经快支持不住了,但比起身体的疲惫,内心的绝望却令他更加痛苦,这时,一名宦官小跑而来,扶起了曹植,在他耳边低声道:“夫人请公子起来,不要再跪了。”

  这是母亲不忍再看自己受苦了,曹植鼻子一酸,低声问道:“母亲还有什么话?”

  “夫人说,杨太尉私通敌国证据确凿,公子不要再做无意义的申辩了,还说公子实在要求情,不如去找程军师。”

  曹植默默点头,他本想以父子亲情来换取父亲的让步,但看来没有效果,只能去找程昱帮忙了,宦官的提醒正合他的心思,他叹口气道:“请转告母亲,多谢她的关心,但人不能无义,杨氏父子纵有千般不是,但只要他们支持我一天,我就有义务营救他们。”

  宦官苦笑一声,扶他上了马车,“公子快走吧!”

  曹植吩咐车夫,“去程军师府邸!”

  马车起步,向程昱府邸驶去,马车一路疾奔,不多时,便来到了程昱府门前,正好遇到程昱长子程武回府,程武年约四十岁,官任参军,是曹军中的文职军官,他认出了曹植的马车,迎上前笑道:“是植公子吗?”

  曹植打开车门歉然拱手道:“唐突来访,不知令尊可在府上?”

  程武看了看天色,点点头道:“父亲每天中午都要回来小憩片刻,植公子请进府吧!我去禀报父亲。”

  曹植虽然知道这时来访是打扰程昱休息,但他也没有办法了,只得再三抱歉,跟随程武向府内走去。

  此时程昱刚用过午饭,正坐在书房里喝茶,他已不管具体政务,只是协助曹艹参谋重大军机要务,每天上午他会去邺宫走一圈,了解各种最新情报,然后回府,中午睡一个时辰,养足精神后再给曹艹写一份时事分析报告。

  程昱今天得到消息,汉国在汉中和巴蜀征调二十万民夫,并调用三万辆木牛,这让程昱意识到,汉军已经开始对杂胡进行备战了,按照汉军一贯的时间表,开始备战三个月后便是战争爆发,现在是二月底,那么最迟六月初,汉军将对杂胡用兵。

  正沉思着,屋外响起脚步声,随即是长子程武的声音,“父亲休息了吗?”

  “有什么事?”程昱问道。

  “启禀父亲,植公子紧急求见父亲,现在贵客堂等候。”

  曹植居然来了,程昱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他当然知道曹植来找自己做什么,一定是请自己为杨崔两家求情,早上他听说曹植跪在铜雀宫前,应该是没有效果,所以他转而来找自己。

  程昱实在是不想参与此事,他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虽然曹艹是以私通敌国为借口抓捕他们,但实际上,北方士族支持刘璟早已是公开秘密,这么多年来曹艹都睁只眼闭只眼,不可能这个时候拿此事来做文章。

  让曹艹震怒的根本原因是杨彪等士族想利用曹植来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鼓动曹植尊儒崇帝,扶持士族,这无疑就是针对曹艹的寒门法家和扬魏抑汉两大基本国策,这无疑就是触动了曹艹根本利益,让曹艹怎么能不震怒,最终忍无可忍。

  当初曹艹就用送千年人参和十口猪警告过杨彪,但杨彪只是平静了一阵子,很快又不安分起来,这一次居然把手伸到了曹植身上,曹艹怎么可能再饶他们。

  只是这个曹植在政治上还是太嫩,斗不过他兄长曹丕,很显然这件事是曹丕一手策划,其中关键之处就是提拔杨添为御史中丞,使曹丕有了一把锋利的战刀,再抓住了杨彪等人的不当言行,一击成功,名义上是打击北方士族,但实际上是针对曹植。

  相信经过这件事后,曹植将彻底失去父亲的信任,他继承魏公的希望也大大降低了,程昱虽然不太喜欢曹丕,但他不得不承认曹丕的政治手腕极为高明,能抓住曹艹的要害。

  只是曹植既然来了,程昱不见他也不太好,只得无奈道:“请植公子稍坐,我即刻便到。”

  程昱起身换了一件衣服,这才不慌不忙向贵客堂走去。

  贵客堂内,曹植正心神不宁地等待程昱,程昱是他唯一的希望,如果程昱也帮不了他,他真的就救不了杨氏父子了,投靠自己的人最后没有好下场,以后谁还敢再支持他曹植,曹植深知此事对他的重要。

  这时,堂下传来了程昱爽朗的笑声,“让植公子久等了。”

  曹植慌忙起身,迎了上去,深深施礼道:“曹植来得唐突,打扰军师休息!”

  程昱一摆手,“既来之,则安之,植公子不必歉疚,请坐!”

  曹植心中感激,又施一礼,便坐了下来,他叹口气道:“军师想必也猜到了我此来的目的,我恳请程军师替我向父亲求情,宽恕杨氏父子,军师恩德,曹植感激不尽。”

  程昱喝了一口茶,眯起眼缓缓道:“我可以替公子为杨氏父子求情,不过老夫有一言,还望公子三思。”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21 14:45